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宜宾地方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全方位的伟大历史性成就。2020年,在宜宾大地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浓墨重彩谱写了壮丽的宜宾华章。
一、宜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历程
(一)实施第一步发展战略,为小康社会建设打好基础。
1983年7月,宜宾地委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宜宾翻两番目标,开始实施翻一番的第一步发展战略。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小康建设“三步走”战略,并将“两步走”战略中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标改为“国民生产总值”。地委即按照党的十三大决策部署,对相应指标作出调整。
地委围绕翻番战略,着力推进改革开放,走具有宜宾特色的加快发展的路子。199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10.74亿元增长到37.2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翻了一番多;工农业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15.98亿元增长到34.35亿元,实现了翻一番目标。
(二)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
地委、行署随即开始制定“八五”计划,明确提前一年即199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战略目标。1992年,地委在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中,将全区实现翻两番的时间提前到1997年。随后在制定“九五”计划时,又将翻两番时间提前到1996年,并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确定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按照新的发展目标,地委进一步完善宜宾经济发展思路,围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总目标,推动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1996年宜宾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8.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战略目标。199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68.2亿元,人均336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2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2000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0.66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4位,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持续增长基础上,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三)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在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后,二届市委迅速作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三个美好目标的决定》,提出宜宾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始终坚持“头五年强基、再五年突破,后十年跨越,实现翻三番”的总的奋斗目标和分三个阶段实现的目标。全市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各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中深化,走科学发展道路。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66.04亿元,实现了在1999年基础上翻一番的第一阶段目标。
2006年,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到2011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赓即三届市委作出了加快建设美好新宜宾的决定,确立了把宜宾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美好新宜宾的战略目标。这一时期,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在全省率先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立了四川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宜宾口岸的设立和宜宾港开港运营,使宜宾作为出川“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地位更加凸显。全市经济总量连续10年保持全省第4位,并在2011年登上千亿级台阶,达到1091.18亿元。全市生产总值提前近两年、人均生产总值提前近三年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奋斗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四)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四届市委作出《关于在次级突破战略布局中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确定了宜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紧扣“两大目标”、构建“三个中心”、打造“六大基地”、实施“五大战略”的“2365”发展战略布局,并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开始了宜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091.81亿元增加到1653.05亿元,年均增长9.3%,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4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6年10月,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了实施传统、新兴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和“科教兴市”建设大学城科创城两项重大战略决策。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五届市委随即作出《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宜宾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决定》,推动宜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802.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427元,全市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7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3.0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域脱贫目标的实现和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成果,这表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宜宾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
(一)宜宾的战略位势和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改革开放前,宜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宜宾GDP只有12.37亿元,人均不足300元。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到2020年,全市GDP已达2802.1亿元,人均61427元,均比1978年增长数百倍;与2000年相比也翻了三番多,经济总量从全省第4位跃升至第3位,成功挺进中国城市GDP百强;2021年,全市GDP突破3000亿元,达3148.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481元,突破1万美元,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5年间,全市经济总量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中国城市GDP百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让宜宾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战略位势得到大幅跃升。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强势崛起。长期以来,宜宾经济高度依赖白酒、煤炭、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自2016年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以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以营业收入为例,2020年,五粮液集团突破1200亿元,天原、丝丽雅集团均突破300亿元;动力电池、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营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2021年,五粮液、天原、丝丽雅营业收入分别为1400亿元、350亿元、345亿元,新兴产业营业收入为1450亿元,特别是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计划投资1000亿元以上,在宜宾建设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动力电池之都”。新兴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三)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实力快速提升。改革开放之初,宜宾只有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到2016年也只有1所本科院校、1所高职院校和几家科研机构。自2016年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来,扎实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双城”建设,到2021年,在宜办学高校已达12所,在校大学生超过8万人;科创城已有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产研院12家,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106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5年的45%提升至60%,创新能力提升至全省第3位;是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点区。
(四)城市发展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前,宜宾市城区面积只有三、四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市中区只有1.8平方公里,像个“大集镇”。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心城区已形成翠屏区、叙州区、南溪区和三江新区“四区”城市新格局。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68万人,通过高标准开发建设三江新区、三江口CBD、南部新区、岷江新区等重点区域,使城市的功能和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宜宾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
(五)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跨越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宜宾铁路通车营运里程100余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900多公里,内河通航300余公里,最大只能通过百吨级船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发展,宜宾不但“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络设施完备,而且跨入高速公路和高铁时代。到2021年,全市铁路通车运营里程达430公里,其中高铁18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5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0余公里,建成“一绕八射”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的历史性突破;宜宾港成为长江干支流中转枢纽港,实现万吨级船舶首航;宜宾五粮液机场建成投运,开通航线42条;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宜宾段建设等项目快速推进。宜宾正建设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2016年以来,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宜宾国企利润和利税总额多年居全省第1位,在全省率先试点并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放管服改革、机构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三江新区获批全省首个新区,已成为全市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保税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调区等开放平台高效运营。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5年累计引进国内省外到位资金2378亿元,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83亿元,居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123.91亿元,居全省第2位。宜宾正建设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6207元、11745元分别增加到39166元、18569元,快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人民生活实现跨越提升,吃穿用有余,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普通百姓家。2020年,全市私人汽车拥有量达44.97万辆,其中私人轿车达41.78万辆,2021年又增加到46万辆,提升了10个百分点。“幸福宜宾”十大工程等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全域脱贫目标的实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八)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政治全面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新发展,统一战线全面推进。市委紧扣全面依法治市推进,开启地方立法新篇章,到2020年已制定6部地方性法规,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宜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九)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市委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社会普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于2020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在文化建设上,全市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旅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建立了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组建了蜀南文旅集团,李庄古镇、冠英古街、宜宾东楼、夹镜楼等历史文化景区景点得到修复和重建。
(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城市双修”,建设绿色生态市,先后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心城区新(改)建公园20个。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83.6%,比2015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全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3.6%,比2015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全市地表水监控断面、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投资73亿元,建成生态廊道近80公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任务全面落实。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总体向好。
三、宜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经验和历史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宜宾地方党组织正是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才确保宜宾各项事业发展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牢牢守住人民的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宜宾地方党组织正是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宜宾的出发点,坚持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续实施专项惠民行动,不断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才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全力以赴建好“幸福宜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动力源泉。40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同全国一样,正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宜宾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坚持推动改革开放走深走实,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源泉,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激发发展新活力。
(四)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创新发展思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宜宾地方党组织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创新发展思路。在对宜宾经济社会发展的谋划和统一领导上,不断突破思维定势和固有模式,解放思想、革故鼎新,跳出宜宾看宜宾,融入大局谋发展,围绕不同阶段提出的历史任务,用更宽的眼界和更高的格局,立足宜宾区情实际,确定发展思路,才能不断作出符合宜宾实际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推动宜宾高质量发展。
(五)必须坚持敢于斗争,勇于责任担当。宜宾40多年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等来的,而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持续奋斗取得的。敢于斗争、勇于担当是成事关键。只有始终把推动宜宾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保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拼劲、常抓的韧劲,在急难险重中主动作为、苦干实干,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办成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六)必须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改革开放以后,宜宾地方党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决策部署,推进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同全国一样,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导致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不少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严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市委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弱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刹住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实践表明,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只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才能全面凝聚推动宜宾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来源 作者:刘声洪 )
附件:
上一主题: 关于郑佑之、赵一曼故居等红色资源统筹保护利用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下一主题: 略论五尺道与朱提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