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宜宾四个世居民族之一,到2023年底,宜宾有彝族1.1万人。宜宾彝族的大聚居地在屏山清平、屏边2个彝族乡,小聚居地在屏山的夏溪乡、新市镇、中都镇和筠连县的团林、高坪2个苗族乡的个别村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火把节就是彝族最代表性的节日。
相传很久以前,彝族人民为了抗击天神的压迫,英雄赫铁拉巴带领大家与天神派来的蝗虫进行斗争。最终,赫铁拉巴带领人们燃起火把烧光了蝗虫,取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彝族人民便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形成了火把节。据清同治版《高县志》(筠连县的彝族聚居区在1953年前属高县管辖)记载:“(彝族)每岁六月二十四日,宰牛羊祭之,夜燃炬饮”。可见,宜宾彝族在历史上就有过火把节的传统。
2014年,屏山县清平彝族乡在移民迁建之后,整个场镇按照彝族风貌进行打造,有了宽敞的活动场地。于是,清平彝族乡党委、政府着力恢复民族文化传统,决定举办彝族火把节。
2014年7月26日上午,以“燃情七月、火舞屏山”为主题的2014年彝族火把节在清平彝族乡火把广场里正式开幕,屏山县委、政府的相关领导以及县委宣传部、统战部、县文旅局的人员到清平指导和祝贺,来自屏山各乡镇及雷波、马边、绥江等地的客人参加了开幕式。火把节进行了选美比赛预赛,年龄在16—26周岁之间的22名彝族小伙、26名彝族姑娘参加了预赛。经过了才艺表演和评委们的综合评定,8名彝族小伙和8名彝族姑娘胜出。随后又举行摔跤比赛。30多彝族小伙在现场自发报名参加了比赛,比赛采取分组淘汰制,最终决出了前3名。紧接着又举行了斗羊比赛,20多只绵羊在主人的牵引下参加了比赛,经过淘汰比赛,决出了绵羊“冠军”。
7月26日一早,火把广场里堆起了一堆木柴。晚上7点火把巡游开始,走在前面的是身着彝族服装的小伙和姑娘们,清平彝族乡场镇的人民及远方的客人一起参加了巡游活动,巡游队绕场镇一周后回到火把广场。
在火把广场里紧接着举办了选美比赛决赛,共16名分男女各8名经过预赛的选手参加了决赛。几轮比赛后,清平彝族乡民族村的马黑尼莫获得了“金山鹰”,夏溪乡新桥村的陈曲席获得了“金索玛”,随后,对金(银)山鹰、金(银)索玛进行了颁奖,同时对摔跤冠军吉罗石布和斗羊冠军吉罗资子颁了奖。
颁奖过后立即点燃了场地中间的火堆,火焰升腾的那一刻,周围的欢呼声连绵不绝。大家围着火堆,随着音乐声跳起了欢快的彝族达体舞,随后又手持火把载歌载舞,整个新清平场镇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清平彝族乡举办的火把节是屏山县乃至全宜宾市最早的一次火把节,在2014年这次成功举办后,屏山、筠连又相继举办了火把节。
2015年第二届彝族火把节移到屏山新县城举办,并在清平设立分会场。活动日期为8月22日至23日,清平进行了彝族男女选美比赛,“山鹰”“索玛”们先后登台,由评委评出男女前10名,然后到县城决赛前三名。此届屏山彝族火把节主会场设在新县城马湖公园一带,并且举办了大型的文艺晚会,吸引了周边区县近万人观看。同时开展了竞技体育活动和大型商品交易活动,四方商贩齐聚,任由游客购买,促进经济消费。此次火把节是2015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活动之一,两个会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充分展示了彝族民风民俗,让嘉宾和游客体验原生态的彝族风情文化游,推动屏山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挖掘发展。自2015年开始,屏山县城有了彝族的两大节日活动:彝族火把节、彝族新年节。
2016年8月26日至27日,屏山彝族火把节在屏山县政府广场内举行,并在清平、屏边彝族乡设立分会场。本届火把节主题为“彝族火把节,屏山狂欢夜”,活动由屏山县旅游局主办,屏山县民宗局、清平彝族乡政府、屏边彝族乡政府、屏山镇政府承办。为办好节日,让边远山区的群众也有机会参与,清平、屏边彝族乡连续包了数辆客运车,让群众到屏山参加节目。火把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轮番上演。包括彝族风情摄影展、彝族小伙角逐摔跤达人、原生态彝歌会、喜庆热闹的火把节游行、篝火晚会、原汁原味的“屏山味道”专题活动等。
(未完待续)
原创 :温涛 ;(来源:宜宾史志)
附件:
上一主题: 记宜宾的彝族火把节(下)
下一主题: 注重群众积极性——“朱德委员长宜宾纪行”之四